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公共衛生間尺寸,以及室外公共衛生間尺寸對應的知識點,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本文目錄一覽:
公共衛生間標準尺寸:一般多以650mm-750mm為常規尺寸,特殊造型門除外;那么公共廁所一般需要進行無障礙來設計要求通道,而且地面應防滑和不積水,寬度不應小于1.50m為宜。
公共廁所的平面設計應將大便間、小便間和盥洗室分室設置,各室應具有獨立功能。小便間不得露天設置,廁所的進門處應設置男、女通道,屏蔽墻或物,每個大便器應有一個獨立的單元空間,劃分單元空間的隔斷板及門與地面距離應大于100mm,小于150mm。
本條內容來源于:建筑工業出版社《家庭裝修大全》
公共衛生間的尺寸標準主要參考現行的相關公共建筑設計標準來定,有下面這些:
1、獨立式公共廁所平均每廁位建筑面積指標(以下簡稱廁位面積指標)應為:一類:5m2~7m2;二類:3m2~4.9m2;三類:2m2~2.9m2。
2、獨立式公共廁所室內凈高不宜小于3.5m(設天窗時可適當降低)。室內地坪標高應高于室外地坪0.15m。
3、獨立小便器間距應為0.70m~0.80m。
4、廁內單排廁位外開門走道寬度宜為1.30m,不應小于1.00m;雙排廁位外開門走道寬度宜為1.50m~2.10m。
5、廁位間的隔板及門應符合下列規定:
隔板及門的下沿與地面距離應大于0.10m,最大距離不宜小于0.15m;
隔板及門的上沿距地面的高度:一、二類公廁不應小于1.8m、三類公廁不應小于1.5m;獨立小便器站位應有高度為0.8m的隔斷板,隔斷板距地面高度應為0.6m;
6、在廁所廁位隔間和廁所間內,應為人體的出入、轉身提供必需的無障礙圓形空間,其空間直徑應為450mm。
公共衛生間隔斷一般尺寸為: 900(長)×1200(寬)×1900(高),而一般公共衛生間隔斷門的尺寸都是控制在1.1m-1.3m左右,但是這樣的尺寸也得具體看現場的施工情況,更高一點的隔斷門就是在2m左右。
據《城市公共廁所衛生標準》說明:在統計上,公共廁所的數量只統計獨立的,不統計公共建筑附設的。另外公共衛生間的隔斷地面應采用防水、耐臟、防滑的花崗巖等,它的高度尺寸應低于其他地面10-20mm。
擴展資料:
公共廁所,簡稱公廁,指供城市居民和流動人口共同使用的廁所,包括公共建筑(如車站、商店、影院、展覽館、辦公樓等)附設的廁所。根據建筑形式、建筑結構、建筑等級、空間特征、沖洗方式、管理方式或投資渠道等,公共廁所有多種分類。
中國進入奴隸社會才開始出現茅坑。中國古代最早提到公共廁所的文獻是《周禮》。
根據考古資料,在夏商時代城市之中就有了公共廁所,春秋戰國時代的廁所排糞池頗深,所以有人不慎跌入廁中身亡的例子,《左傳》載晉侯某跌入廁中而死。
秦漢時稱為“廁”、“圊” “溷”、“清”、“軒”、“更衣之所”等, 南陽東漢墓中,不僅男女兩個廁所左右并列,且其中一個便坑前有尿槽,另一個沒有,形制與現代已無區別。
明清時期,中國的廁所和浴室更加普及,基本上一建房都要同時配建廁所。
參考資料:百度百科-公共廁所
打造衛生間時,需要注意具體的尺寸大小。那公共衛生間尺寸標準是多少?PChouse帶大家一起了解下吧。
對于城市中的公共衛生間設計,我國在規劃中也是有具體的標準的,每個區域都有標準的尺寸設計。一般城市中的公共衛生間室內凈高宜為3.5~4m,大便廁位長應為1.00~1.50m、寬應為0.85~1.20m。公共衛生間尺寸根據衛生間分類也有不同的尺寸標準。
東方:坐廁900(W)×1520(D)×2000(H)蹲廁900(W)×1220(D)×2000(H)
西方:坐廁1000(W)×1500(D)×2000(H)蹲廁1000(W)×1220(D)×2000(H)
平面設計應將大便間、小便間和盥洗室分室設置,各室應具有獨立功能。每個大便器應有一個獨立的單元空間,劃分單元空間的隔斷板及門與地面距離應大于100mm,小于150mm。隔斷板及門距離地坪的高度:一類二類公廁大于1.8m、三類公廁大于1.5m。獨立小便器站位應有高度0.8m的隔斷板。
關于公共衛生間尺寸和室外公共衛生間尺寸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,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?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,記得收藏關注本站。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,本站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果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的內容,歡迎發送郵件至舉報,并提供相關證據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。
標簽: #公共衛生間尺寸
相關文章